一代鬼才

Sham Cheuk Wai
Oct 24, 2020

--

<<未夠不文集>> 黃霑著

「黃霑填詞」是不少六七十年代流行金曲的製作背景, 除了音樂界外, 他其實自年輕時已投身於廣告界, 可惜小弟這一代八十後已不能輕易接觸他的廣告作品。然而, 值得慶幸的是, 黃先生的文字作品仍能供大眾欣賞, 這本書便收錄了他生前部分專欄文章, 談的有政治時局, 做人處世, 悼念亡友等。大家不要被書名所誤導, 以為這本書粗言滿天飛, 小弟看完整本書, 保證沒有不雅字眼。相反, 他的文字在佻皮外見莊重, 不慍不火地帶出人生道理, 更不時溢出對人倫, 對社會的豐富感情。他的散文, 可讀性與林夕的不相伯仲。

小弟不是亂說恭維話的, 現在謹把這本書的精彩節錄獻上, 來個「文字派對」!

「愛的胡思」: 佛家教人「斷愛」, 不無道理。不如, 一切無染無沾……愛, 就無恨無痕, 緣來緣去, 都同等而觀, 不悲不慟, 不憶不記, 不怨不愁, 真真的來去自如, 一切無染無沾……但生而為人, 試問誰能斷愛?

「不平衡心理」: 罵人也分級數。理直氣壯的是高級; 理曲氣壯的就是低級了。黃霑心理不平衡, 要罵人的時候, 挑對象很小心, 不找出事實與道理之前不開口。

「死症」: 走在時代前頭, 從另一個角度看, 也未必不是瑕疵。當全世界還在行, 你卻在跑, 又怎麼可以怪別人不懂欣賞?

所以, 事物不為人接受, 首先應該自我檢討……一味關住茅坑門自我欣賞, 必是死症。

「虹」: 宇宙的美, 其實看之不盡。我們終日營營的人, 卻不懂得時時仰望天空, 看看那造物為我們安排的瑰麗。放著這種令人心搖神盪的東西不看。我們究竟忙甚麼?

「避難之門」: 書對我, 是最好的逃避: 腦逃避, 身逃避, 心逃避。一書在手, 探索的是別人的世界, 於是, 自己的世界, 暫時置諸腦後。腦開始休息, 身開始休息, 心開始休息……人鬆弛, 心閒氣定, 逃出了困我的牢籠。

「聖誕音樂」: 「平安夜」起句的簡單旋律一進耳鼓, 歡樂氣氛就已從心底沁了出來。也許這只是回憶作祟, 而回憶, 通常會為一切事物抹上胭脂。即使是淡淡的一抹嫣紅, 卻也把已往的痛苦輕輕蓋去。

「該做何事」: 青年朋友問我: 「該做些甚麼事?」我說: 「甚麼事都可以! 只要真是對得住自己良知, 而又能幫中國人謀幸福的就行。」

「視兒為友」: 能做我兒女的朋友, 是我自他們出生後便一直有的渴望。希望如果他們將來記掛著我, 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 不因為我用過血汗努力, 養大他們。我希望他們見我時的歡欣, 就像是和朋友相聚一般愉快, 而不是因為子女必須不時看望父母的責任。

「唯一可親」: 「怎麼樣才可善待丈夫?」
「把他當成是天下唯一的男人! 別的男人, 全當女人, 就算不能如此, 也最好把他們看成太監。」

婚姻制度, 並不適合每個人。因為太多束縛, 太多付出, 而得回來的, 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能把自己的愛, 不停向配偶供應, 至死不渝, 極是難事, 所以一向欣賞婚姻幸福的人, 覺得這些朋友, 很了不起。

「只許前看」: 口中常提當年如何如何的, 大多數已感前途無望。只能緬懷前事, 把往績抓住作自我肯定的手另杖。真正放眼將來的人, 全副精神, 早就貫注在前面的事, 哪裡還有空看歷史?

Man and donkey by Quint Buchholz
Source: 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tem.php?item=30014
My penguin and I by Quint Buchholz
Source: https://arthur.io/art/quint-buchholz/my-penguin-and-i?crtr=1

--

--

Sham Cheuk Wai
Sham Cheuk Wai

Written by Sham Cheuk Wai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