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年輕人的話>>
<<寫給年輕人的話>> 林溢欣著
作者是一補習名師, 有補習社甚至在報章刊登廣告, 以天價吸引他加盟, 成為一時佳話。在出版這本書前, 他已寫了數本文言文的參考書, 他在這本著作則把焦點放在勸勉中學生上。作者在序中承認書中文章取自社交網站的帖子, 較為散亂。然而, 在看完整本書後, 你會發現作者自始至終, 都積極教誨學生要積極上進, 以免浪費大好的學習機會。你會感到作者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確非僥倖, 他對信念的堅持和熱忱, 非比尋常。
「堅持背後」: 理念是堅持背後的動力, 別人會質疑, 甚至自己也有動搖的時候。但是, 只有做到更好, 才可以無愧自己。
箴言: 做人對自己多點信心, 對自己多點承擔。否則人生這條路, 會走很多冤枉路。
「救世先救人心」: 靈魂的厚度是自我淬鍊而成, 而非透過貶抑他人。這世代的人寫下一大堆文章諷刺他們「眼中」的不公義, 又不容別人非議。 別人的話不合己見便即時反駁, 口說理性思考, 心底早有魔障。
「深秋憶舊」: 不要對生活有太多的幻想。也不必對生活有所奢求。有時踮腳望遠或是奮身奔跑, 不如望近一些。馬拉松式的賽道, 偶爾也需要短距離的衝刺。
見步行步, 其實是另類的積極。盡其在我, 刻下無悔, 也勝過無數徒有形態的活死人。
「教難」: 中學教師的起薪點在香港這個百物騰貴的社會來說, 是相當不錯的。但在教改的洗禮下, 教師的工作已非純然教學, 無日無之的會議、評該、輔導、課外活動, 耗盡的當然不只是時間, 還有當初有志於春風化雨的熱誠。
「文章的風格」: 作文要奪5**, 不是只有一套方法。看待別人文章, 要取其長知其短, 觀察生活, 培養書寫品味, 然後實踐運用。
包容多些別人的文章, 不要執一廢百。正如生活中也要多包容不同性格的人. 合你品性的朋友沒你想像這麼多。
Source: A book named ‘Art Journey America: Landscapes’ edited by Kathryn Kipp, published by North Light Books
Source: http://www.artnet.com/artists/len-chmiel/indications-of-spring-8aXXU0SsqIovNGcs7Zg_y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