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人」重新定義

Sham Cheuk Wai
3 min readNov 29, 2020

--

<<麵包樹上的女人>> 張小嫻著

這本書的原文其實早在1995年寫成, 我借的版本是2012年的第五版。書裡唯一跟現實脫節的, 是人物都沒有手機, 主角為了朋友間的聯絡, 就得把家裡的電話號碼告訴她。要是在街上有要事通知赴約的人, 則要走進酒店或其他商舖借電話。這些都是今天都已絕跡的生活寫照。除此之外, 張小姐所寫的故事大致上令人看得很投入, 就像她的散文一樣, 沒有累贅的描述, 對人物思想感情的刻劃簡明到位。雖然作者在故事初段就交代了一支排球校隊連教練共九人的名字, 但她在其後只集中描寫其中四人。對於我這類懼怕記誦複雜人物關係的讀者來說, 是一大喜訊。至於作者把男主角林方文塑造成一個作詞人, 藉機在書中安插數段林方文寫的歌詞, 是一異常聰明之舉, 因為這令故事的格調大大提升, 氣氛也倍添浪漫。

還有, 這個故事的結尾也寫得恰如其分, 沒有安排一些爆炸性的悲劇, 也不是童話式的圓滿結局。作者選擇這樣落筆, 我最欣賞。

這本小說的「感動位」不少, 小弟選了一些別具智慧的場景, 讓各位瞧瞧。

「我漸漸明白, 林方文便是那樣一個人, 他長久以來戴帽子, 沒有原因。他突然摘下帽子, 也沒有原因。他愛上一個人, 說不出原因。不愛一個人, 也不會說原因。他原來是一個不值得依賴的男人。」

「你也許是眾多男孩子中她最懷念的一個, 所以她畫你。」
「這是她的自由。」
「是要好的時候畫的, 還是分手後畫的?」
「別問了。」
「答應我, 不要再跟她見面。」
「已經沒有見面了。」
「也不要到畫廊外面偷看她。」
他點頭, 那是他第一次為我許下承諾。我突然明白, 女人為什麼總為男人的諾言著迷, 因為諾言總是那麼令人感動和軟化。

「小綿選擇了一條最正常的路, 她說, 她嫁給一個養得起她的丈夫, 生兩個孩子, 相夫教子……並非每一個女人都要得到最好的愛情, 她們明白代價。只有我這種女人, 才會為了虛無縹緲的愛情浪擲青春, 到頭來一無所有。」(我絕對有理由相信以上這句是作者的獨白)

Beauce, France by Henri Cartier Bresson
Source: https://www.icp.org/browse/archive/objects/beauce-france
Ile de la Cite, Paris by Henri Cartier Bresson
Source: https://www.icp.org/browse/archive/objects/ile-de-la-cit%C3%A9-paris
Boston Common by Henri Cartier Bresson
Source: https://www.icp.org/browse/archive/objects/boston-common

--

--

Sham Cheuk Wai
Sham Cheuk Wai

Written by Sham Cheuk Wai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