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半世紀>>
<<開心半世紀>> 黃霑著
霑叔的散文集, 小弟還是第一次看, 覺得他與倪匡的文風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談笑風生, 而且文句流暢, 絕不拖泥帶水。但是, 霑叔說的題材似乎較廣泛, 由生活至哲學, 由演藝界至商業管理, 使讀者見聞擴闊, 也有所啟發。這又令我想起林夕的散文, 因他與霑叔都是填詞成名的, 自然有過人的洞察力和思想系統, 而霑叔的文章中循循善誘的意味較強。因此, 個人認為黃霑的散文集是較好看的。
「反正必然一死」: 人誰無死? 我們一生下來, 便是一天一天的步向死亡……與其天天受其困擾, 不如索性視之為無事……與其日日提心吊膽, 倒不如開開心心, 想怎樣活就怎樣活。讓我們開了電爐, 烤塊牛排, 吃了再算。
「兩種不同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大小事都要知要管, 非精力充沛不行。而且即使天生異稟, 時間也未必管用。因此, 有時免不了要將管理權力下放。
放權有兩先決條件。一是信任人。二是有可信之人。二缺一都不行。不信人, 說放權也是白說。而無可信之人, 放權等於自掘墳墓。
「所謂緣」: 原始佛教所說的緣, 只指成事的因素。緣是可以改變的。屠刀舉起, 要劈下去了, 但劈與不劈, 還是可以在這一剎那才作最後決定的。劈下去的因素, 都聚在一起; 不過, 卻絕不是非劈不可。
在最後關頭, 抉擇其實仍在手中。
「公平」: 「門 — — 過得人也過得自己」是廣東俗諺, 最有道理。大家你來我往, 公平相處, 並無盈虧或我賺你蝕。於是皆大歡喜, 不會有任何一方, 因為吃了虧而懷恨於心, 時思報復。
「自由又論」: 人生枷鎖, 其實鮮有不是自加的。自加的東西, 必能自解。說不定, 一舉手, 就能把心結張開, 脫身而出。因此修為功夫, 說它難是極難, 說它易, 也容易得很。
第一步修為, 要看破。一切虛幻, 要先知其虛幻, 才可以放得下。看不破, 不知虛幻是麻醉心靈的假象, 自然擺脫不了。
「藝術這一行」: 從事藝術, 必然要立志當頂尖人物, 否則趕快轉行。
有些行業, 不必如此。世上極多行業, 只需默默耕耘, 自有收穫。也無須Excellent, OK就可以。藝術不然。光是默默耕耘, OK是不夠的。你必須超群出眾, 出類拔萃, 萬人矚目。這是行業的特性。
「分別在真情」: 文字吸引不到人來親近, 寫文章的目的便完全失去了……有了真情, 文字稍次, 也看得下去。因為心中情感, 會超越了拙劣的技巧, 直射受者之心, 大受感動。
「丟掉乾枯了的花」: 做人, 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例如舊的愛。把舊物掃進垃圾箱, 連情感一起, 這樣, 我們才可以有新的輝煌與新的生機……精神上的大掃除, 請你記住, 是新生的開始。